代表中国山水画而把色彩的表现推给了西方,却忘掉了东方色彩的象征、表现和符号的精神性性质。走进中国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包前孕后成一代大家者,莫不有极强的吸收力与消化能力,在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吸收与消化能力的培养更多来自对传统的继承,如果没有对前人的文化艺术传统精研与继承,首先便失去这种能力滋生前提。西方绘画重技重表,中国山水绘画重道重质。这大概是不可逾越的区别。以法国印象派为例,他们把描绘对象之大于世界,万物造化的生动与美,统归于光与色的作用。19世纪法国以修拉、保罗、西涅为代表的“后印象派”更是把色彩进一步具体化,他们认为在绘画中应该把色彩的运用限制在红、黄、蓝、白四种原色的范围之内,这种重色彩理性分析与科学原理势必导致画家创作情感的丧失,最终使画面给人以冷漠和静止的感觉。这种理念也是与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境界和所追求的意韵截然不同的。基于此,一部分现代山水画家在色彩的发展策略上是用中国绘画精神内涵去覆盖印象派的形式主义的“冷漠”和“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