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寻找“柴窑”
发布时间 2014-08-10 浏览 51721 次
隆的《考盘余事》、清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清光绪年间寂园叟的《陶雅》以及民国时期的两部陶瓷理论代表作——郭葆昌的《瓷器概说》和赵汝珍的《古玩指南》中均载明“柴窑出北地河南郑州”。

“除以上举例外,还有很多文献中均点明柴窑在郑州。”田培杰说,这些发现让他惊喜。

为了考证这些记载的准确性,田培杰还查阅了不同时期的《郑州志》、《郑县志》,发现在志书、艺文、风俗等诸多方面均有将古郑州称为“北地”的记载,“北地”也一度成了到郑州或管城做官之人及文人学士撰文写记的雅称。

田培杰说,柴窑研究的资料太少了,任何记载柴窑的只言片语,都弥足珍贵。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找到如此多有关“柴窑在北地郑州”的记载,足以证明郑州在柴窑研究中的地位。

谈论柴窑与郑州,还需注意的是,柴窑主人柴荣和郑州有没有关联?作为皇帝的柴荣不可能把御窑放在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

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养子柴荣被立为太子,封晋王,郑州就是柴荣封地。柴荣登基后,还在郑州南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