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反映着年代次序,才使们有可能根据形制对一块玉器作出真伪和断代鉴别。不过,在我们具体面对 一块玉器时,切忌对着图寻按图索骥。一些收藏者喜欢对照各种图录把自己的收藏品对号入座,如果某图录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制,就喜形于色,以为自己的收藏品就是这一时代的。其实,这种鉴定方法是最靠不住的,因为作伪者往往也是按图仿冒,从一定意义上说,越是和图录中一模一样的,就越有可能是赝品。笔者曾遇一位酷爱收藏玉器的老先生,他收藏有“中华第一龙”(红山文龙)、(中华第一凤)(殷墟妇好墓玉凤)和许多良渚玉璧、汉代玉璧,这些稀世珍宝和图录中的一模一样,或大同小异。它们都是老先生以每只数千元的价格从古董市场买回来的。一对图录,老先生兴奋不已,每遇同好,必要拿出图录和实物来显宝。其实,当面说了些溢美之辞,从常理上不难推断:像上述进入图录的国宝级文物,除非有可靠的发掘记录,否则一般是不可能有第二个的。那里会有这么多“中华第一”呢? 根据形制鉴别古玉的真伪,关键在于多看真品和各种仿冒品,看得多了,就会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