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商魂铸史青——晋商茶路的开拓精神与常氏儒商的营商大道
发布时间 2014-09-01 浏览 50347 次
资本流和信息流予以调控。他们通过战略运筹的多点支撑,实现了产业的快速扩张和资本的良性积累。

  榆次,是常氏儒商运筹帷幄的大本营。作为清代山西外贸第一世家的发祥之地和民间资本跨国运营的重要支点,其战略支撑作用无可替代。据明清以来多部《榆次县志》记载:“榆次古代亦名魏榆、涂水、中都,向为并南屏障、交通锁钥、兵家必争”。自春秋战国以来,为历代王朝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智伯围晋阳、汉高祖挥军北伐徙晋阳、隋末李世民大破刘武周等,历代战争无不以先据榆次为要。即使抗日战争期间,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也借榆次而联袂。榆次向为晋省物贸商埠和交通枢纽,明清时代处于榆省官道、京省官道、京陕官道的中枢位置。自洪武三年(1370年)明王朝在城北设“鸣谦驿”之后,榆次就成为驿道、兵道、商道三道交集、交融的网状枢纽地带。农桑产业、商业贸易及作坊手工业的发展也随之而逐步繁荣。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榆次县志》记载:“县人操田者十之六七,服贾者十之三四,常以岁中为会,合百货而市易焉。&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