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赏川剧折子戏、品盖
    下一主题:打造“东莞贮存”陈茶    
    新的中国街,旧的华人墓
中国街已不是当年的中国街,而是上世纪70年代被政府重新安置,迁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据资料载,民国初年,库伦旅蒙商人达10万之众。“如今这里的华侨,2000多人。拿到蒙古国籍的,有5人。中国人要申请蒙古国籍,需要在这里居住四代,并经过总统批准。”江仙梅女士说。
中国街在当地的名称,叫“一百户”,与茶路研究者熟知的“阳原街”迥异。白双占先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蒙古对华侨政策激变,乌兰巴托的华侨由8000多人,锐减至今天的2000多人。
“一百户”街头,多为卖建材的店面。其后巷陌深深,低矮破旧,集中居住着当地华人。按当地政策规定,一旦在乌兰巴托居住下来,每家可拥有0.7公顷的院落。
记者采访到90岁的当地华侨赵庆喜,张家口怀安县人,1945年被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