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翡翠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发布时间 2014-10-03 浏览 52325 次
玉上的酸。至此尚属正常作业,许多种宝石原精(Rougth)如祖母绿在琢磨前均经如此处理,甚至于珊瑚更以稀盐酸浸洗代替抛光。如此产品因未添加其它物料属天然未处理品。

  第二阶段:如漂白完成后,裂缝或粒子间之全部或大部份棕褐色污迹已清除,却使白色或粉绿色脉纹更明显而不好看。漂白过的翡翠因除去污迹留下孔隙,使呈易碎裂状态,甚至于最低品质之漂白翡翠,只要用手指背力就会捏碎。如不加以处理而镶成首饰佩戴,过不了多时,这些孔隙又会填满了脏和油脂,更不美观,因此必须进行第二阶段作业一注入聚合物,有时只用蜡,但大部份都注入树脂,替代被除去的物质。以填满孔隙并固结松散的翡翠,有些技师将染料与聚合物一起注入 (Ng 1990) ,灌注完成后再将残余的聚合物除掉。

  (二)鉴定方法:

  经测定漂白注胶翡翠的宝石性质,其折光率、光谱(手持光谱仪)两项与未处理者无显著之差异,而在比重、紫外线荧光反应、热针反应、热针反应测验及高倍放大的特征(外观)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别,可据以检验漂白注胶产品,而最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