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常见的作伪方法及辨伪
发布时间 2014-10-04 浏览 52155 次
器的重要资料,也不乏研究保存价值。由于这些仿古玉器是主观臆造(创造)的产物,我们称之为新玉臆古。

  新玉摹古

  新玉摹古是完全根据出土玉器的形制、纹饰用新玉摹仿制作的仿古玉器。在这类赝品中尤以宫廷玉匠精心仿制的玉器最难识别。因此,必须更认真谨慎地对待。清朝宫廷对汉代玉器的鉴定和认识极负盛名,所仿古玉器也以这一时期为多。仿造者从器形纹饰乃至雕琢技术都刻意模仿,甚至能逼真地模仿出汉代玉佩上的游丝跳刀方法,线条若断若续,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鉴定者也受骗上当。

  3.常见人工染色法

  未经入土的传世古玉极为罕见,入土古玉因为长年受地气、矿物质等的侵入浸染,许多玉质颜色发生迹化,出现了斑、水银沁等土锈斑沁,这种颜色变化叫“沁色”。沁色虽然本身是一种瑕疵,是一种缺陷,但也是一种经历沧海桑田的外观标志,自然也成了鉴定家辨别是否为古玉器的重要依据。

  在嗜古者眼里,沁色是美妙的。在他们那里沁色名称繁多。色如甘栗,名曰“对黄”;色如蜜蜡,名曰“老对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