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常见的作伪方法及辨伪
发布时间 2014-10-04 浏览 52153 次
再烧,再浇,一直到黑色入骨方休。造黑斑者,一般求颜色的深浅不一,并且尽力避免玉器通体发黑。

  人工染色的一些专用名词

  叩锈 此法据说是乾隆时无锡人阿叩发明的。阿叩制成玉器后,用铁屑拌之热醋淬之,然后埋入地下数月后取出,玉质表面为铁屑所蚀,浑身有桔皮纹,纹中铁锈作深红色,且有土斑。

  梅玉 把玉器浸没在浓乌梅水中,文火煮上几天几夜,玉质疏松的地方被乌梅水搜空,冷却后用提油法上色,俨然水坑古。

  羊玉 割开活羊的腿,把琢成后的小件玉器放在里面,用线缝牢使伤口愈合,一年后取出,玉上便有血纹,酷似古玉。

  琥珀玉 在玉器的瑕疵处或需染色处用金刚钻划出痕迹,在缝中涂入琥珀,然后放在文火上慢慢烧烤使之变色。

  4.古玉器辨伪要点

  古玉器的辨伪是一门非常专业的非常严谨的学问。拥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和成熟的辨伪技巧的朋友,他们一定是非常注意学习和借鉴前人和当代学者专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他们一定熟知每个时代玉器的器形、纹饰、琢工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