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技法——浮雕与透雕
发布时间 2014-10-23 浏览 50061 次
安唐太宗昭陵六骏浮雕等,塔内的八十尊浮雕佛像,或庄严秀丽,或慈眉善目,或刚健威武,或雄壮伟烈,极具宋代风格。

寿山石的浮雕始于明、清时期的寿山石砚四周和印章的方柱四面,虽然因为材料的缘故,在体积上和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相比,悬殊很大,但是中国传统的浮雕艺术对寿山石浮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寿山石的薄意、透雕就是借鉴中国古代寺院、宫殿、亭台楼阁、小桥等装饰雕刻以及摩崖石刻、砖雕、木雕等技法发展而来的。当然,寿山石雕作为一种案上的小型艺术,也有它独特的艺术特色。清乾隆时期寿山石巨玺四面就有一代宗师周彬雕刻的浮雕博古图案,这是早期较完美的寿山石浮雕艺术。清末民初,“东门派”第二代传人林元珠也是一位浮雕高手。他擅长利用多色阶的寿山石进行浮雕,以景衬人,层次深浅得当,刀法灵动飘逸,意境幽雅深远。近当代的林寿甚、王雷庭也是浮雕行家。林寿甚的佳作《鹅燕薄意笔筒》、《天堑变通途》等 ,都是运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制的。林寿甚的另一件雕品《南昌起义纪念馆》,也是运用焦点透视法,融浮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