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又成潮流
发布时间 2014-10-24 浏览 49569 次
古代的中国家具是以榆木、松木、榉木,楠木等国产材为主要原料的。江苏太湖边的大片榉木林,使苏州成为明式家具的生产中心。后来榉木逐渐匮乏了,人们开始寻找新材料。明代手工业发达,与东南亚贸易频繁,紫檀等原木源源不断地运来,造就了明式红木家具的辉煌。

  明末,由于当时被视为高档的黄花梨、鸡翅木和铁力木越来越少,通常用来压船舱之后被丢弃的紫檀木才开始被人们试用,终于成为家具用材的“新贵”。

  乾隆年间,紫檀木也越来越少了,于是人们又开发了新材种——红酸枝木,即上海人惯称的“老红木”。之后又引进泰国的酸枝木。

   清朝末年,人们开始就地取材地使用东南亚的红木,也是基于“可轻易获得的资源”的原则。今天海内外红木资源日渐匮乏,人们一样可以开发出新材料来取代,这是符合中国人传统习惯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