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仿龙泉釉
发布时间 2014-10-28 浏览 51406 次
和钾、纳成分,使釉在高温中黏度加大,不易流淌,不会产生聚釉现象。

所见器形以碗为主,笔者在扬州市老城区古运河畔的缺口(阙口)基建工地(以下统称缺口)的同一地层中,采集到两块青釉鸡心碗残件,一为龙泉窑青釉,一为景德镇仿龙泉釉,其造型、尺寸完全一致,有异曲同工之妙,碗外壁都采用了刻划菊瓣纹作为装饰。不同之出处在于:1.龙泉窑釉色青中闪黄,半透明有乳浊感;仿龙泉釉色青而淡雅,半透明状,有细小的气泡。2.碗外壁刻画菊瓣纹,龙泉窑釉薄处呈青中闪黄,而仿龙泉釉薄处闪白,并且微露胎骨。3.龙泉窑碗心有暗刻明初同期青花窑中常使用的花卉纹(月华锦),仿龙泉釉碗心则尚未发现采用暗刻纹作为装饰的。但这一 装饰技法在明宣德官窑仿龙泉釉器中被广泛吸收并使用。4.龙泉窑碗受元代遗风影响较重,足外撇,足端外侧斜削,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稍隆起;仿龙泉釉碗足呈外敛内直壁式,与同期其他品种的碗足形完全一致。足端外侧微刮一刀,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较平缓。5.龙泉窑碗采用裹足支烧,底部因胎内含有较多的铁质,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