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唐代罗汉石雕返回故里
发布时间 2014-11-05 浏览 49461 次
开凿于唐代武则天(公元700至720年)时期,窟内北、东、南三壁下部刻有29尊与人等高的罗汉像浮雕,题材为禅宗29祖。此次送还的这尊雕像为看经寺南壁由西向东第一尊。

据介绍,龙门石窟的历代雕像,大都以佛教为题材。从这些精美瑰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古代雕刻家的集体智慧,和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杰出成就。

龙门石窟伫立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石窟造像开始于公元493年前后,历经四百余年的大规模营造,共计窟龛两千多个、造像10万多尊,题记和其他碑刻3600多品,佛塔40多座。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这些古代艺术大师创造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像,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艺术的重要资料,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介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龙门石窟曾遭到严重破坏,大量雕像流失海外。至今,这些文物还陈列在一些外国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完).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