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拍当代艺术市场十大现象解析
发布时间 2014-11-23 浏览 51812 次
家出手,亚洲大藏家买进。当然不是说西方藏家不再买东西,只是购买的主力明显转回亚洲,转到中国。西方大藏家在长达二十年的进货并获利了结后,作品逐步转手到中国藏家手上。如今的高价,主要是由一些大机构以及大收藏家如:泰康人寿、民生银行、余德耀、王薇这样的主力买家在进场。最终支撑与影响这一轮市场高价的是这些既有眼光、又有实力的大藏家。

现象八:.香港与内地市场藏家品味的差异

从今年香港与内地拍卖行的成交最高价作品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两边藏家品味的差异。香港今年的最高价继续由常玉、张晓刚、赵无极获得,内地的最高价由陈逸飞、吴冠中与曾梵志夺标。常玉与赵无极这类现代派与抽象风格一直是海外港台华人藏家的喜好,但内地藏家接受度较低;但陈逸飞与吴冠中可是内地市场的常胜军,陈逸飞这类浪漫写实油画,一直是中国企业老板们的最爱;吴冠中因其学术高度以及江南水乡的清雅风格,在内地也有稳定的收藏群体。

现象九:拍卖公司征件难

如果市场好,藏家看好後势,就会惜售。作品是卖一件少一件,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