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端午索”的符号指述意义|端午节的习俗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 55552 次
疾病。这种朴素的祝愿所寓含的夫妻恩爱的指述关系,尚处于以禳灾祛病为核心的萌芽阶段。

    后来,端午索更多的是替之以麻、丝、棉等物料。与草木相比,麻、丝、棉制品外观更为精巧,颜色也更加丰富,更能反映女性的心灵手巧, 从而更好地满足古代女性获得丈夫乃至整个社会认可的期待心理。当大量形制精美、寓含和谐吉祥的端午索被妇女们亲手制作出来馈赠丈夫时, 端午索指述夫妻恩爱关系的意义得到了快速发展。至唐代,端午索吉祥欢娱及家庭和谐的指述功能得以进一步加强。

    李白《荆州歌》云:“白帝城边是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拨谷飞鸣奈妾何”一句更为直接地说明了五月和女性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拨谷”俗称“布谷鸟”。

    《岁时广记》又载:“布谷脚胫骨, 令人夫妻相爱, 五月五日收带之各一,男左女右,置之水中,自能相随。江东呵为郭公, 北人云拨谷。一名获谷, 似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