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民俗:荡秋千和簪花|民俗审美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 57746 次
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词中没有传统的伤春叹老,而是插花起舞的不服老,同样表达的是豁达乐观。

    周邦彦写蔷薇谢后的《六丑》:“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则对比花事盛浓时佳人簪花和眼前花事已败不堪簪取,从而表达惜花的心情。诗词中男子簪花的形象,簪花者为写诗者自己,多借簪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然而在俗文学小说《水浒传》中,男子簪花是另一番风味。短命二郎阮小五出场“斜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披着一领旧布衫,露出胸前刺着的青郁郁的一个豹子来”。

    小霸王周通到刘太公庄上抢亲,“小喽啰头巾边乱插着野花”。病关索杨雄在蓟州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手,“有一首临江仙词,单道着杨雄好处: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衫串染猩红。问事厅前逞手段,行刑刀利如风。微黄面色细眉浓。人称病关索,好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