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民俗:荡秋千和簪花|民俗审美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 57747 次
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里曹雪芹描写了一个热闹的簪花场面,让本来美丽的鲜花因富贵太太小姐们的嬉闹,成了嘲弄来自乡下老妪土气的工具。又如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有好几次在行走的山坡路边采摘一些野花插戴在帽檐上,却被孙猴子搭讪打趣:“你这呆子还爱美,丑着呢!”而八戒半掩羞涩地反诘道:“哼,除了师傅,你、沙师弟和我模样都半斤八两。”八戒难得存留的爱美之心,就算没被孙猴子当头一棒给打飞,至少兴趣被凉水给泼冷了。
民俗是文学重要的表现内容。在古典诗词中,类似秋千佳人与丽景簪花的民俗构成极具美感的画面和意境。诗词的正格是审美而非审丑,为我们提供的是纯雅芳馨的艺术享受。
在小说中,民俗有着和诗词不同的表达。美的意象演变成了丑的场景,作者赏爱怜惜的审美情趣演变为调笑游戏的审丑心态。民俗在俗文学中,地地道道“过足了俗瘾”。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