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77 次
熔粘土配方经过瓷石质粘土配方到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在选用原料的同时又逐渐认识到原料的粉碎和淘洗作用,从而提高了原料的纯度和工艺性能。”对景德镇制胎原料情况记载最早的文献是元代蒋祈的《陶记》: “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比壬坑、高砂、马鞍山、磁石堂,厥土,赤石,仅可为匣模,工而杂之以成器,则皆败恶不良,无取焉。” 据白火昆《蒋祁<陶记>校准》的研究,《陶记》中所载进坑、湖坑、岭背、界田、壬坑等地名可与今天的地名相对应,而且也分别是瓷石、釉石及匣钵原料的产地。从《陶记》的记载可知,历史上景德镇制瓷曾采取一元配方的方法,即瓷石质粘土的配方。瓷石是一种主要含有石英和绢云母矿物组成的岩石,其中绢云母是水白云母的一种细颗粒组成,它既具有适当的可塑性,又具有相当的助熔作用。《陶记》中所谓“进坑石泥,制之精巧”即是说进坑的瓷石,可制成精美的瓷器,这是典型的一元配方工艺。我国南方各省盛产瓷石,景德镇周围及其邻近地区亦有许多瓷石矿区,历史资料中记载的进坑、湖坑、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