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86 次
淘洗程度,使原料的细颗粒部分增多;其三,在配方中加入高岭土。但“只有在配方中掺用高岭土才可能实现景德镇瓷胎中AL2O3含量的大幅度提高”,高岭土的引用是景德镇制瓷工艺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相关测试资料显示,直到万历后期,景德镇瓷器胎质中AL2O3的含量才稳定到20%以上,这也正是过渡期瓷器质量优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此之前,瓷胎中AL2O3含量大部份低于20%,只有成化例外。在元代作品中,有部份测试标本的AL2O3含量在20%左右徘徊,这说明,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在元代已经产生,但在瓷器制作中工艺并不成熟稳定,直到万历后期,对高岭土的性能才有了准确认识而成为一种成熟工艺,据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周仁先生等测试,清初康熙时期瓷胎的AL2O3含量竟高达26%—27%,这是清代景德镇高岭土掺和瓷石制胎工艺完全定型的表现,按照旅居景德镇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汉名殷宏绪)寄回法国的信简记载,清初康熙年间,景德镇陶工对高岭土掺和瓷石制胎的配比是:“要作细瓷,则高岭和白不子等量相配;要做中等瓷,则将高岭和白不子的配比为四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