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经过淘洗的原料从化学成份上看,AL2O3的含量有所升高,而Fe2O3、TiO2和MnO等着色杂质和K2O、Na2O等助熔氧化物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特别是Fe2O3和TiO2含量的降低对提高瓷器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对制胎原料的淘洗采用沉降法,这种方法在明末清初的过渡期得到广泛应用。宋应星《天工开物》:“其土做成方块,小舟运至镇。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一日,然后入缸水澄。其上浮为细料,倾跌过一缸,其下沉者为粗料。细料缸中再取上浮者,倾过为最细料,沉底者为中料。既澄之后,以砖砌方长塘,逼靠火窑,以借火力,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从这段记载看来,明末的“上品细料器”的胎土配方比例是高岭和瓷石“等分入臼”各占50%,而且经过数次沉降淘洗,取粗料、中料、细料中质量最好,颗粒最细的细料来造坯
。从康熙时期旅居中国的法国人殷宏诸的信简看,康熙时最好的瓷器也是严格按这个比例配方来生产的,“要做细瓷,则高岭和白不子(祁门瓷石,作者注)等量相配;要做中等瓷,则将高岭土和白不子的配比为四比六,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