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64 次
的外貌特征。景德镇传统的制釉方法是以釉石加釉灰配制而成,以CaO、K2O、Na2O 等作为助熔剂,因釉石与釉灰的配制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性质的釉。釉灰中主要成分为CaO,当釉灰含量较多时,就称之为钙釉;由于釉石中K2O、Na2O的含量比CaO高,所以,当釉的配方中使用较多的釉石,则有可能使釉中的助熔剂改变为以CaO和K2O、Na2O共同起主要作用,甚至以K2O、Na2O为主,这就形成了钙碱釉和碱钙釉。从景德镇历代白釉瓷的化学成份上看(39)。从早期五代、宋代一直到明代,瓷釉中的CaO含量从15%下降到5%,清初更是低至3%—4%;反之,K2O和Na2O的含量则呈递增趋势。 CaO的减少可以提瓷釉烧成温度,而K2O和Na2O的增加却可以提高瓷釉的光洁莹润度和显色效果,从而达到提高瓷器质量的目的。显然,五代和宋代瓷釉中的熔剂主要是CaO,性质为钙釉;到元、明时期,釉中的K2O及Na2O和CaO共同起熔剂作用,有时甚至超过CaO的作用而成为钙碱釉和碱钙釉。由于景德镇瓷釉历来是以釉石配釉灰的方法制成,因此釉中CaO含量的碱少说明釉灰的用量在减少。从烧成工艺特征上看,釉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