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88 次
使同一矿源所产的成份也相当不一致,特别是钴土矿更是如此,因此同一矿源又常根据产物的品位分成不同等级,在生产使用前加以拣选和加工处理,以使含钴量有所富集以提高其发色质量。从青花瓷的发展历史看,为了提高青花瓷色料的呈色质量,景德镇的制瓷工匠对青料采取了两种技术手段处理,一是提纯,一是配比。提纯的方法有拣选、淘洗、煅烧、研磨等各种手段;配比有两种色料的混合与添加添加剂的方法。明嘉靖以前虽然缺乏对青料进行技术处理的文献记载,但对青料进行技术处理的情况是肯定存在的,嘉靖以后至清初,对青料的拣选加工技术得以发展成熟并屡屡诸文献记载。嘉靖时期的《江西大志"陶书》记载了当时对青料进行提纯和配比的方法。. 当时对进口回青料的提纯分为“敲青”和“陶青”两个工序,敲青即“首用锤碎,内朱砂斑者为上青,有银星者为中青,每斤可得青三两”;陶青即“敲青后取其苛零锁碎碾碎,入注水中,用磁石引杂石,其青沉淀,每斤可得五六钱。”这就是对青料提纯所谓的“水选法”。经过提纯的回青不能直接用于“画青”,因为“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