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期青花瓷制瓷工艺与技法创新
发布时间 2014-12-16 浏览 60466 次
进步景德镇历代瓷窑的装烧方法也是一个渐进改进的过程。经历了五代支钉迭烧、宋初的装匣仰烧、宋代中期的装匣支圈覆烧、宋代后期支圈代匣覆烧、元代装匣迭烧和仰烧,到元以后,装匣仰烧的工艺逐渐改善,其装烧工艺能使器皿达到除底足边沿无釉外全部满釉,其方法是用瓷质垫饼来隔离器物和匣钵,这样一方面不会污染器足,另一方面还能避免由于器足与匣钵随烧成温度的提高两者膨胀系数不同而变形。由于这种工艺的先进性,它一直沿用到现在。除用垫饼隔离外,景德镇民窑青花中也系用细砂来间隔,由于采用这种方法在坯体成型

施釉后足端的釉被擦得很干净,故底足极少有沾砂现象,即使有,也极其细微。与同时期模仿景德镇而沾砂普遍的漳州窑青花瓷相比,景德镇青花的装烧工艺无疑是极其精细而讲究的。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明末景德镇窑的装烧方法:“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钵以粗泥造,其中一泥饼托一器,底空处以沙实之。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开工开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