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由此可见,诸葛碗并非专为食用器,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用。不管诸葛亮创制双层碗的传说是否有据可查,诸葛碗的烧制肯定有着现实目的。诸葛碗在宋明时期主要作为供奉器而存在,且多在寺庙、祠堂中。因碗心较浅,可以使得供奉之物堆积之上颇显祭祀厚重,同时,双层碗圆润敦睦,也确实有一番鼎立持重的妙处。
也有人将诸葛碗称为“暖碗”,意为将碗底孔洞中注入热水,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不过笔者对这种说法存疑。因为诸葛碗碗心很浅,一则所盛放食物有限,且基本裸露于碗外,即便碗夹层内有热水保温,所起作用非常有限;二则碗底孔洞注入热水后会在重力作用下溢出,试想一碗热水四溢的所谓“热饭”,是显然无法登堂入室的。基于此两点,有关“暖碗”注入热水的说法并不成立。在笔者看来,碗底部的孔洞是诸葛碗烧制过程中的保障工艺,因为如果没有孔洞,中空密闭的双层碗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膨胀变形甚至炸裂。
m.368tea.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