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催热国内陨石市场:无鉴定机构致假货横行
发布时间 2015-01-13 浏览 50473 次
数篇研论文章。  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广泛考察研究华南地区地貌。作为广东省科学院的一名科研人员,他先后发现过广西灵山县“灵山人”头盖骨化石、广东雷南县(现雷州市)和海南乐东县古海蚀遗迹,探明过广东连县白家城宝塔岩洞穴。不过,在记者面前,他最自豪的还是从1963年开始就认识了广东本土的雷公墨,并在此后数十年的岁月里,搜集、收藏了一大批的科研样本。  雷公墨,是我国古人对陨石玻璃的俗称,实为陨石玻璃的一种,国内仅两广和海南地区发现过,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从岩层中冲刷脱落出来,以致古人误以为是雷电造成的,是传说中的雷公画符遗留的墨块。  这一次,陈华堂向记者出示的几块标本,即是他数十年来收集的数百斤雷公墨当中的一部分。  一心扑在考古科研上的陈华堂,过去并不知道,这些黑不溜秋的东西,不甘埋没于清冷的科研实验室,早已成为投资收藏界炙手可热的新藏品。当狂热的陨石爱好者庞炳燊告诉他,在国外的陨石市场上,一块上好的雷公墨,每克可以卖到几十美元时,他一脸吃惊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