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康熙青花群猴嬉戏凤尾
下一主题:瓷的目测鉴定与科学
漏釉——器物施釉时,局部有透漏而露胎无釉。
粘沙——釉面上有遗落的窑灰,或器底因垫烧粘结有沙粒(一般多见于器足)。
磕伤——器身的某一部位,被其它物体碰撞而磕坏。
冷璺——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器物,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体已透或未透。
片法纹——釉面上有长短不一、大小不等、互相交错的细裂纹片。
划伤——釉面或彩绘的表面,被硬物划破后留下的伤痕。
磨釉、伤釉——由于釉与其它物体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损伤。
失亮——器物釉面,因长期使用,经久磨损失去光泽。
脱釉——釉面受盐、碱、酸的腐蚀,或入土受浸而到剥落。
伤彩——色彩的表面、局部或全部,被磨划致伤。
水碱——素釉器物长期埋入湿土内受水浸渍,使釉色起了变化,多呈白灰色的片状。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水漫,有灰黄、铁红或铜绿色等化学物质粘附于器表。
土锈——器物釉面粘有凝固的土疤。
土蚀——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壤所腐蚀,使器物表面局部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