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寿山石雕刻史源
下一主题:原始时代的石器和骨、
雕饰——使用各种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浅刻雕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阴阳向背,使其富有立体感,达到笔墨渲染的韵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胜,以简见长”,所以刀法应灵活多变,洗练概括,落刀准确,以一当十。雕刻完毕之后,还需要对某些细节,如花蕊、叶脉、苔点、枝干以及人物、动物的眼睛、鬓发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阴刻、抽丝,精细修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鉴赏家往往以诗情画意来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国画的六法来评价作品的优劣,将薄意看作是一种隆起的绘画。所以薄意创作者多数兼精绘画,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国画的笔墨技巧,才有可能挥洒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画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装饰还有一种叫做“线刻”。
线刻俗称“脉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单线阴刻画面,犹如一幅白描。通过景物的轮廓刻画,将石面的裂纹瑕玷巧妙加以修饰。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