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器的鉴别
发布时间 2015-02-18 浏览 58564 次
便是仿制沁色或钙化现象。钙化也被称为“灰沁”。

天然的沁色与玉质往往呈过渡关系,没有截然的界线,且其沁人深度也有深有浅。灰沁也是如此。而人为仿制的沁色多是染色而成,通常可见颜色尤富集于裂纹中,且颜色往往比较均匀一致,给人不自然的感觉。

而“灰沁”的仿制,则常常在玉质外加石灰浆,而后放人微波炉中处理,形成钙化的外壳。也有用烧制等方法作假的,用以仿“鸡骨白”等古玉。这种方法制成的“灰沁”,仅为凝结于玉质表面的一层,与玉质之间通常界线分明,没有过渡关系。若发现所谓的“古玉器”通体“钙化”,不见玉质,便要小心。一般总要想办法找到露出玉质的部位(俗称开窗位),仔细观察玉质和灰沁之间的关系,便可有收获。

假质假代玉器:顾名思义,即为玉质和时代均作伪的玉器,称之为假质假代玉器。通常是以低档玉料或非玉质材料制成仿古玉器,以冒充高档玉真古玉器。比如以蛇纹石玉或塑胶、松香、玻璃等材料仿制古玉,以冒充软玉古玉器。这些材料仿制的古玉器,常用泥浆等糊于表面,干燥后仿冒出土之古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