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传统意义上的汝瓷了。好景不长,官窑的艺术成就也随着金人的入侵而断送了,一些工匠随着宋朝的南迁而南迁。瓷器是天时地利加人和的产物,南迁后,各种条件的变化,加之战乱对工匠心态的影响,从开始的官窑仿汝窑风格,到哥窑的仿官窑风格,一步一步演变,可再也生产不出汝官窑那样的器物。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变化,到了元明清时代,宫廷就将转将生产青花瓷出名的景德镇定为了御用窑一直延续了632年,人们更加注重绘画和彩绘,渐渐的仅以青釉色见长的汝官窑技术就失传了,甚至乾隆帝下令举国之力仿制汝瓷也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周总理亲自组织仿制汝瓷,但何为汝瓷,达到什么标准即为汝瓷,仅凭几件传世品是不能作出结论的,寻找到汝官窑遗址才能解开这个千年谜团。但是这项工作始终开展的不顺利,直到邓州窑窑址的发现,地点不是在现在的邓州,而是在古代邓州的范围,才提醒人们,汝窑的窑址也应该从现代的汝州范围扩大到古代的汝州范围。这样一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赵青云研究员的带领下,1987~2000年间,经过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