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王凤仪谈如何学佛
下一主题:如何区别禅定与禅宗
佛教在公元前6世纪由释尊创立,直到西汉时方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公元67年左右),特命大臣到西域(印度)寻求佛法,数年后以白马驮负佛像、经书返回洛阳,并礼请迦叶摩腾(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前来翻译。《四十二章经》就是最早翻译的佛经之一,也是中国官方正式翻译佛经之始。
汉明帝因礼敬佛教,遣使西域求法,在迎佛经回洛阳时,特兴建一座白马寺,供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等高僧在此专心译经,以后, 寺 便成为佛教殿堂的专有名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对佛法的渴求,以及敬重佛法的虔诚。
在粗略了解《四十二章经》传入与翻译的历史背景后,我们知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鼎盛时期之一。当时的文学环境,也会影响译者译经的写作。综观全经,朴实而不失优美的经文,将佛陀的教法,精辟地一一道来,让学佛者更容易亲近佛法,进而启人智慧,引人行善精进。
本经一开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