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式家具用材三大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 2015-06-02 浏览 49880 次
细腻光滑,木纹多呈悦目的带向绞丝状花纹(俗称“蟹爪纹”)。表面经打磨抛光后具有绸缎一般质感、金属一般光泽,细看可见秀美多变纹理,近之可闻缕缕清香之气。其抗腐性甚强,极耐水浸,即使干燥后仍是投水即沉。

  紫檀木代表了清式家具的文化属性,特别是精雕细刻、百宝镶嵌、描金装饰之后,恰好吻合清朝权贵和富豪们追求奢华、显赫之风,与明代黄花梨家具的审美情趣迥然不同,形成了清代家具独有的精神风貌。

  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这种紫檀在明代尚有大料,但随着对紫檀需求量的不断增大,特别是皇家官府的大规模采购,导致紫檀的过度采伐。到了清代中期前后,就连细小紫檀木也被砍伐殆尽,以至造成紫檀来源的枯竭。因此,清中期以后制作家具就以红酸枝木替代紫檀了。

  这样,繁荣一时的紫檀家具迅速走向衰落,紫檀大材更是尽为中国所有。当一向认为紫檀无大材的欧美人看到中国如此之多的豪华紫檀家具时,无不为之惊叹羡美。因此,早在19世纪后期,中国紫檀重器便被西方人当作至宝不断求购而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