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其实并不缺钱,二是好作品永远有人追捧。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艺术品市场已经探底成功,开始掉头向上?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述这一精心筹备的专场中,仍然存在30%的流拍纪录。由于近现代书画“盘子”大,名家精品多,鉴定门票门槛相对较低,因而成为机构投资和投机性热钱的“主战场”。从2012年春拍开始,热钱撤离市场,近现代书画也就成为“价格腰斩”的“重灾区”。许多在高位接盘的投资者,就像在股市被套牢一样,即便将作品以低于成本价上拍,也难以成交。嘉德本季特别策划“远师古代1949之前的张大千”专题,15件拍品成交率高于80%,总成交9137万元,9件拍品超过最高估价成交,其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的《羲之换鹅图》以1955万元成交。张大千作品被行家称为近现代书画的“蓝筹股”,但这一专场的高成交却并不具备风向标的意义,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市场稀缺的“生货”和“好货”。其他场次、其他拍卖行上拍的张大千则并无亮眼表现,与张大千同为“龙头股”的齐白石,在大观夜场中的表现亦差强人意。看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挤泡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