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碑》,在金农传世的多件《华山庙碑》作品中最具承上启下意义,幅式最巨,气魄最大,上世纪90年代以48万元拍出,沉淀20年之后重现市场,拍前定为估价待询,最后以4025万元创艺术家个人拍卖最高纪录。另外,明代杨慎行书残本《禹碑考证》卷也以2012.5万元成交,显示出藏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已故学者常任侠一生庋藏的86件丹青墨宝,多为名人学者与名家圣手的精品佳构,以专场的形式在嘉德上拍,虽然没有太多重量级的拍品,然而“一角小楼画语温”这样的标题揭示出主人与艺术品之间的深厚情缘,也得到新一代收藏者的青睐,最终总成交率达到99%。另外,“一粟山房”在古代书画收藏方面持续耕耘梳理,已经成为藏界认可的一个“品牌”,2015年春拍专场是“一粟山房”在嘉德的第14个古代书画专场,精选56件历代作品,无论名头大小,皆赏心悦目,文气沛然,且估价合理,也取得98%的成交率。收藏本是风雅之事,而之前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被“投资工具”和“礼品经济”两大“引擎”所绑定,已经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这一轮由行情调整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