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珍玩什么“范儿”
发布时间 2015-06-19 浏览 50669 次
而金锭直到清末民初才开始流行,它得益于当时经济和货币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放弃银本位,开始金本位,这也是和全球货币政策的一种关联。预展上,一块黄澄澄的金条上并排凹着4个葫芦,葫芦里刻着8个大字:“沈阳东祥金店足赤。”这是一根清末民初的大金条,十两重的它如今的拍卖预估价为18万-20万元。

白银的逐渐退出货币,让银这种贵金属有了更多的实用价值,各种银器开始在当时的社会流行。“清晚期银錾刻三国故事图龙纽双耳长柄盖杯”和“清晚期银錾刻十八罗汉图盖盒”,一件是外销银器的花瓶款,一件是内销银器的圆盒款,花纹装饰也让人一眼就可看出中西文化和审美的差别。

这两件银器目前的估价分别为7万-9万元和20万-25万元。戴岱表示,银器方面以后会有拍品数量的增长,藏家的兴趣也会更大。一是因为银器不那么好做旧,二是银器都有时代的风尚在,“像这种风格只有特定时期才有,而且银器一般流传海外的较多,国内比较少见。而海外的都有比较明确的身份认定,比如这东西在哪儿订购,具体的街道甚至门牌号码都有。”<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