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动态投资风险
发布时间 2015-06-30 浏览 50751 次
实,在画坛和市场上中青年画家不切实际的包装随处可见。如有的中青年画家自封“虎王”、“鱼王”、“猫王”、“鸟王”,有的笔墨空虚、修养不济,却故弄玄虚,并称之为“创新”的标准;有的传统功底并不深厚,艺术风格也未形成,却戴上“著名画家”、“优秀艺术家”,甚至“大师”的帽子;有的私下哄抬自己的作品价格,动不动超唐云,追陆俨少,以此来炫耀自己、标榜自己,似乎已同大师平起平坐。他们这种过分“包装”往往迷惑了不少人,尤其是初涉市场的投资者和收藏者。

  

  艺术作品变现较慢

  

  有媒体曾报道,在浙江某拍卖公司举办的书画拍卖会上,浙江一位中青年画家的一件巨幅工笔画成了各媒体关注的热点。据悉,作品委托人是一位姓董的个体老板。他曾慕名前往该画家家中,以100万元现金购得此画,后来,由于连续几个月投资项目不尽如人意,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不得已才决定忍痛割爱,可是接触了杭州多家画廊却无人接盘,最后只好找到这家拍卖公司,想通过拍卖拿回当初100万元。但是,拍卖公司对此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