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市场的弊病
发布时间 2015-07-04 浏览 50424 次
事经典创作,偶尔涉足市场、享受一下高雅生活,也情有可原,但也不能将大半生全泡在市场里作为终生追求。十年出不了一幅经典佳作,从良心上讲也对不起自己的级别、职称和职务。对于少数蜚声画坛与市场的职业画家,用以画养画的生存方式去追求个性的经典创作是必要的,相反,若总是重复原有的东西,就会对不起市场、藏家和热爱自己的画迷们。

总之,以上方方面面种种现象,要想扭转斧正,不是别的,而是画家、画商、藏家三者之间的诚意。

画家的辛勤劳动还需要得到画商和藏家的理解与真诚合作,对于出自知名画家和无名画家之手的精品力作,作为市场的文化企业理应给予差距不大的丰厚回报,还要把过去眼光从崇拜名家级别、头衔上转移到欣赏优秀艺术作品中来。

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上海朵云轩的一次拍品中,有几幅出自于宋、元时期没有署名的小品画,竟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较高成交价。究其原因,就是这几幅小品画代表了一个朝代、一个时期文化发展脉络和作品本身较高的艺术品位。名画造就名家,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