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力遇到窘迫之际的再使用价值问题。典当行的“典”类似经典、家当、细软,而“當”就是兑换的意思,而且是现银的兑换,就是你那个曾经的经 典、家当、细软等还能“當”多少“现银”使唤。典当行的规则是,所谓典当物的价值都是要大打折扣的,比如那东西本来值十两银子,一般最多给兑当一两就不错 了。由此引申到当代艺术,其对传统及经典艺术的折扣也是相当残酷的。 某种程度上说,当代艺术就是对传统、经典艺术的考验,甚至残酷的拷打,所谓“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是艺术品”,现成品、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行为 艺术、数码艺术等等异彩纷呈、五花八门,艺术原来高高的门槛似乎没有了,架上艺术、雕塑艺术的命运几乎岌岌可危,好像一夜之间艺术缪斯破产了,艺术的徒子 徒孙都只剩下到“典当行”求生这条任人随便给个价的窘途。 而这里恰恰有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当代艺术的从业者、收藏者,当有一天他们也走到窘迫的境地时,这些现在火爆、经典的当代艺术名作能兑换来多少未来的“现银”?一个未来的“当下问题”必然会来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