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珠宝玉器行业可预见的
下一主题:太原琉璃 泥水炼出珠
乾隆玉泛滥
选择明清玉仍需谨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拍场上乾隆玉器几乎能占到明清玉的半壁江山。2006年、2007年香港佳士得连续两年推出的两场“瑰玉清雕-Alan and Simone Hartman重要玉器珍藏”专拍,单件玉器的最高成交价多为乾隆玉。在目前的清宫玉器成交前10名中,乾隆时期的玉器占去了8个位子。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存世多。据史料记载,清初准噶尔部分裂势力猖獗,堵塞了和田玉的来路,阻碍了玉器工艺的正常发展,使康熙初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长达115年间的玉器工艺处于萧条状态,产量很少,传世的玉器更为少见。乾隆二十四年平息了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乱,打通了中原至西北的玉石之路,次年新疆即开始贡玉,每年春秋两贡加起来足有2000公斤玉石,这为皇家玉器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乾隆帝喜爱古玉和时作玉,当玉石来源解决之后,从苏州召募名工充实养心殿造办处玉作和如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