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中国油画的价值
发布时间 2015-09-17 浏览 50795 次
、世纪末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正是从“狭义油画”走向“广义油画”的过程。

  20世纪初,徐悲鸿和林风眠分别从西方引进的两种油画面貌,构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油画的两条主线。前者将西方传统油画和中国社会政治相结合,用写实油画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反映了画家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后者则把西方现代绘画思潮与中国传统艺术相融汇,其写意油画冶中西、古今于一炉。二者不同的审美态度和绘画形式,体现了在百年前的中国文化情境下,融西方绘画语言入中国本土的划时代抉择和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末,写实主义油画以其特有的客观、可信魅力,成为国家文化武器和政治斗争工具,占据了中国绘画的主体地位,领袖和英雄是主要的创作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面貌和精神特征。这些被称为“红色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美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无以替代的价值,褪掉流于形式的政治色彩,其背后会显现出绘画形式上高贵的古典主义品质和独特的历史符号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油画的环境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