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要“三戒”
发布时间 2015-11-07 浏览 50211 次
,主要还是靠“笔性”。因为,无论一个书画家还是从未摸过毛笔的初学者,其用笔的“轨迹”都有先天特点,即使经过训练,这种特点也难以完全改变。精心的模仿者,在造第一笔假的时候可能很像,第二笔也像,但接下来的第三笔、第四笔……总有漏马脚的时候。但要了解这一点,精心辨别,就要靠对该名家的熟悉,熟悉其用笔的独特笔性,当然也包括用墨、用色等等。前面说过的任何鉴定权威都不可能精确鉴定所有名家字画,就在于不可能熟悉所有名家的笔性,而这种笔性的区别又是很微妙的,需要认真研究,烂熟于心。同时,所谓笔性还要和作品水平联系起来,刻意模仿的笔性由于遮掩了仿者自己的笔性,往往显得拘谨,不自然,再加上仿者自身水平所限,仿品的生动性就大打折扣,表现出粗糙、软弱、单薄、层次不清,无精打采等问题。所以有位著名画家笑道:我的作品可以仿,但作品精神仿不来。

三戒盲目相信权威和所谓的书画“来路”。如前所述,既然权威不可能熟悉所有的名家,也就不可能在任何书画面前都是权威(其实权威也不过熟悉几家而已)。再加上目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