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魂之火——魂牵梦绕柴窑情
发布时间 2016-04-20 浏览 54190 次
,建国瓷厂最后一座柴窑的消亡,也许是景德镇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许是景德镇传统的神秘的火的艺术终结。从此,恐怕景德镇将失去传统工艺的特色,如果气窑油窑之火不再是难把握的关键工序,窑工也不再“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馀。”那么火神,也将失去往日的威严。 现在景德镇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建国瓷厂的这座老柴窑,它不是砖的堆积物,不是死的几何图形,它有生命,它有灵性,它承载了丰厚的传统陶瓷文化,它奏出了千年窑火的颂歌。

三、祖宗传下来的,建国瓷厂这座蛋形柴窑,解放后的半个世纪里,应该说,在景德镇的陶瓷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这座柴窑的存在,才使得传统的制瓷技艺得到传承。制瓷工序有七十二道之多,要使进窑前的釉坯得到完美,本来就非易事。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误,都可以前功尽弃。

但进窑以后,是优是劣,是宝光四射的成瓷,还是烟黄过火的废品,在烧窑过程中是无法预知的。特别是被外国人称为人造宝石的窑变色釉瓷,更是火的变幻莫测。釉坯在烧窑过程中产生物理和化学的脱水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