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最左边,高耸的山峰形成一道屏障,与远处的山峦相互映衬,自然流露出溪山深处的闲情逸致。图中的溪流留白,有的略抹淡淡的色彩,是整幅图“气”之所在,贯穿始终,意蕴不断。作品创作于1946年,已进入世人熟知的“黑宾虹”阶段,黄老对笔墨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诗书画印皆精,线条皆出于书法,墨色变幻无穷,宿墨、破墨、积墨互用,将溪山深处的“内美”展露无遗,从传统出发同时却不泥于古,用世界的眼光审视传统,走出了一条革新之路。该手卷为黄宾虹赠予广东好友陈子和,引首、后跋均为其岭南籍好友与追慕者题写,如冯康侯、邓芬、陈荆鸿、潘小盘、黎心斋、任真汉、郑家镇等,可谓是大师以画会友,以画传情的最佳见证。
此外,著录于《梅景书屋师生父子第一届画展全集》的吴湖帆《晴麓横云》也引人注目:图中见溪山一角,近峦远峰参差起伏,渚边土丘上密树排列,错落有致,房舍隐现于山腰间,得平淡自然之韵味。画卷墨色变化微妙,层次丰富,极见清润苍秀,气韵直追上古。而《峒关蒲雪》,则是一代山水大师陆俨少于1956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