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南澧县茶叶种植面积
下一主题:一个闽南小县如何“绿
“安溪茶产业转型,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破解中小企业生存难。”王文礼一针见血地指出。
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和“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思路,去年底,安溪茶叶协会组织安溪全县115家中小茶叶企业,成立安溪铁观音茶叶公共品牌——“行好韵”。
“我们大量中小企业的茶产品质量并不输品牌茶叶,但由于缺乏品牌影响力,档次上不去,价格和销量也跟不上。”安溪茶叶协会秘书长林松洲说,“我们成立公共品牌,就是希望借此攻破大量中小茶企无牌发展的困境。”
运行以来,由于执行严苛的质量标准,在安溪当地政府和茶叶协会的大力推介下,“行好韵”茶品牌迅速在业界产生影响。
“过去没品牌,好茶也卖不出好价钱。现在有了公共品牌,每公斤茶叶的价格由过去的100元左右卖到300元。”在安溪中国茶都,销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