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收藏升温 技术空白待填补_瓷器陶艺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发布时间 2016-07-20 浏览 52746 次
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国内学者的考古研究认为,我国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黑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烧制的黑瓷,施釉厚而均匀。东晋德清窑的黑瓷,以浙江德清窑所产黑釉为代表,釉厚如堆脂,色黑如漆。至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河北定窑生产的黑瓷,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福建建窑烧制的黑瓷,因含铁量较重和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所以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兔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贵。江西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以及河南、山西等地瓷窑生产的黑瓷,也很有特色。元、明、清时期,黑瓷乃是民间常用器皿常见的釉色之一。高鹏飞拿出一只他早期收藏的兔毫盏对记者解释,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由于石灰釉黏性较强,在高温中极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摸上去凹凸不平,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它的胎截面以黑、灰黑和黑褐色为主,这也是因为胎土的含铁量较高造成的,胎骨很硬,俗称“铁胎”,拿在手里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