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死亡赛跑 寻找茶马古道最后的背夫
发布时间 2017-04-28 浏览 50751 次
气候恶劣,主要是背运货物的背夫们来往的羊肠小道,被称之为“小路”。“小路”因为骡马难行,很多地方只能靠背夫肩扛背驮。

由这两条路进藏的川茶,也因此分别称为“大路茶”和“小路茶”。茶叶在康定进入锅庄(类似于今天的交易市场),售给藏商后用马驮子(马帮)驮着继续北上,经道孚、炉霍、甘孜、邓柯,过金沙江至昌都进西藏。据史料记载,在明代中期,川茶总产量的90%都销往藏区,到了清代,每年进入藏区的茶中有80%以上来自四川。

作为当时最苦的谋生方式,背夫们一般利用农闲时间,秋收以后是最集中的时节。为了防止背夫们中途撂包子,需要有人组织、有人担保。他们八个一群、十个一伙,在雅安的孚和、永昌恒等茶庄里领茶包,茶包用篾条包装,重的18斤一包,轻的15斤一包。中等力气者背10包到12包,力气大的背15、16包,重量将近300斤。

工具

基本配置 背夹子拐子脚码子

背着200多斤重的茶包,还要翻山越岭可不容易,背夫们必须要借助工具。“背着背夹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