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康县成功引种名贵茶种
下一主题:2017全国春茶形势:总
新时代的“低改”,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密集种植的有机茶之路,另一种是以景迈山为代表的稀疏生态留养模式。而老乌山大茶区构建的“中国藤条茶之乡”,可以探索第三条道路,对台地茶园进行云南大叶种茶传统采养方式的改造。
老乌山古茶资源有限,最大面积的茶园还是台地茶,怎样对之进行提质增效,政府还是要引导老百姓回到藤条茶采养方式,对之进行升级改造。坚持二三十年后,就可以形成区别于景迈山的另一种生态留养模式。景迈山台地茶是稀疏生态留养,2010年开始留一砍二,产量下降,使用农药、化肥模式改变,恢复生态,不打药,也很少有病虫害,二三十年后景迈上的3万多亩台地茶跟古茶差不多。
大茶区构建需要大品牌带动
从云南茶叶发展史来看,景谷、镇沅、景东茶区兴起于清朝,盛于民国,解放后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