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鉴赏术语与俗语
发布时间 2018-08-16 浏览 50796 次
似发酵、发泡状的疏松、涨裂。大部出现这种坟起、鼓泡、涨裂现象的俗称“发坑”,部分或局部出现的古玩行里习称“半发坑”。

  

  文物的自身品质与收藏价值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对于文物自身质地与完残情况综合评价的习语。以金属铸币为例,“祖钱”或“雕母”的品质注定优于脱胎而成的“母钱”;“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的品质注定优于“初炉钱”,“初炉钱”则优于一般流通币。所以,在这里“晶相”是一级高过一级的。

  但是,除了自身品质之外,保存状况的优劣也是决定“品相”好坏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铸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币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绝好的;“雕母”若损伤严重,也会被斥为“品相”不好。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