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璧的风格特征
发布时间 2019-11-26 浏览 50986 次
附饰中有的是吉祥语铭文。有的璧面纹饰也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或蒲纹,外区为兽面纹或鸟纹,游丝毛雕富有特色。东汉以后直到隋、唐,玉璧更是少见。翻看一下杨伯达先生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找不到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玉壁。

  宋代以后仿拟古器之风兴起,于是仿战国、两汉的玉璧也随之出现。宋代玉璧,边沿呈圆形转角,不见锋棱,所仿谷钉稠密模糊,谷纹旋转力度不足,谷尾呈圆脊形,与战国谷纹用细阴线不同。蒲纹中的三角棱大小不等,棱角疲软,线槽底内失光,槽沟深而粗,断面呈“U”形,线边宽窄不一。刻有龙螭纹的玉璧,龙螭分叉长尾,叉尾内卷,具有宋代龙螭纹的特征。所用的玉料多为白玉、青玉,也有黄玉及独山玉。

  元代玉璧小型居多,圆形不少,供佩带用。多数只在一面雕纹饰,壁形厚重,谷粒稀疏,排列列无规律。璧面雕琢动物的,动物具有元代工艺的风格特征。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较深,刀锋常有出廓现象,但镂雕也有精美之作。

明代玉壁数量较多,品类繁复,加工不精,玉质多为青玉、白玉,还有少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