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字简述及玉观念
下一主题:中国玉器的源流与文化
要欣赏一件玉雕作品,看其是否有意境,就要从玉雕作品的玉质、色彩、题材、造型以及它所表现的精神风貌上来把握。
如我国清朝乾隆年间的大型白玉雕塑《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它的美就在于它的“大”即是一种壮美、崇高的美。首先,这块玉可以说是白玉之王,它高224厘米,重5300多公斤,其形体高大,无与伦比,就此一点已构成一种朴质之美,令人惊叹了。这样的大玉不雕琢,还只能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美,原始的美,为了使它的美更加丰富,最好是雕成一幅壮美的图画。那么,什么样的图画才堪与之相称呢?琢玉大师们将它琢成了圣王夏禹治水这样一幅表现人与自然灾难相斗争的场景。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是一种英雄的创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反映了大禹的善、大禹的勇、大禹的智,同时大禹治水足迹遍九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一场具有广阔空间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大”这一壮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