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器之食器
发布时间 2020-10-03 浏览 49409 次
重,多为圆形,侈口,深腹,圈足,两耳或无耳。器身多饰繁缛的兽面纹,有的器耳做成兽首状。西周除原有式样外,又出现了四耳簋、四足簋、圆身方座簋、三足簋、弇口簋等各种形式,部分簋上加盖。商周时多数簋体形厚重,饰饕餮、云雷、乳钉等纹饰,少数为素面或仅饰一二道弦纹。春秋时期,簋的铜胎变薄,花纹细碎,有的簋盖铸成莲瓣形。战国以后,簋极少见到。簋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甗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鬲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觑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是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