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化玉饰的时代演化
发布时间 2021-04-20 浏览 49674 次
位的弱化而淡化。礼仪化玉饰,转向与”人”相关的装饰美学发展,于是“人格化”装饰意涵的”组佩“产生,重点的部位转向项饰或胸腹部。

商王朝的统一,社会文明展开新的阶段,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发现商人祖先崇拜的思想相当发达,有固定的宗庙建筑,虽延续着祭天的“郊”祭.祭地的“社”祭。但巫现只司灵通之事,进行相关祭祀事宜,神权与政权分离,巫只司祭祀。考古出土的玉人面像,具神性身份者,仍保持着高冠的时尚,显示其特殊的身份,但高冠或羽冠所代表的神圣意义,已不如史前。

“重佩”期:周至汉代

周代礼制,在《春秋》、《左传》、《周礼》等古文献中,有相关资料可以参考.随着周代墓葬的发掘陆续增多,学术界对于《周礼》的重视与解读,对其重要内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周公制礼作乐,施行宗法制度的结果,使周代社会阶级次序井然,并与礼仪服饰制度相互结合,形成严格的封建带J度,使周朝稳固的“礼“制影响后代特别深远。

周代的祭服,涉及玉饰的相关规定,呈现干冕服。冕冠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